金刚石磨片磨具磨料的发展历史
磨具简单的解释就是用来消磨研磨以及抛光时候使用的工具,其中有大部分的磨具都是通过原料,再加上一些结合剂制造出来的,称作人造磨具。也有一些磨具是选用天然的矿石直接加工出来,做成磨具。磨具除了可以在机械制造工业当中被使用之外,还可以在造纸,玻璃,橡胶,木材等不是金属的材料上面使用,但磨具的使用过程当中,因为磨粒自身部分碎裂或者是磨具当中结合剂的原因,磨粒会部分或者是全部脱落。
开始在石器时代时的时候,人们就已经有天然磨具的应用了,当时的人们用磨石来加工石刀,石骨,牙器等等工具,到了1872年在美国出现了半天然磨料,选择用天然原料加上粘土烧制成的陶瓷磨片。1900年以后,人造磨料向大家推出,采用了人造磨料制造的各种磨具,一一的诞生,为了磨削和磨床的快速发展造就了很好的条件。
天然磨具在磨具当中所占有的比例越来越少,如果说把磨具按成原料来划分的话,可以分为天然磨具和人造磨具,就是刚才我们所讲的,而人造磨具就是用一些再加上粘合剂制造而成的,机械工业当中常用的天然磨具,那恐怕只有油石了。人造磨具按基本的形状以及结构区分,分成磨头,油石等等。
有时候根据磨具自身的用料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为两种,分别为普通磨料,超硬磨料,顾名思义,种就是用一些普通的原料制作而成,第二种用金钢石等超硬原料来制作的。
金刚石磨片基体热处理工艺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从金刚石磨片基体的技术标准要求可以看出,要达到基体的弹性极限和硬度指标,对于65Mn用作基体材料的金刚石磨片,其热处理方式应采用淬火+中温回火。
但金刚石磨片基体淬火有个非常突出的特点,那就是淬火变形量和开裂倾向性大。
产生变形的原因有:
(1)加热无论是空气还是盐浴,热的对流或多或少都会对片基产生冲击而造成加热变形。
产生裂纹的因素诸多,如钢的化学成分、原材料缺陷、原始组、加热因素、冷却因素、锯片特有的结构特点导致片端面分布各种应力聚集,尤其是周边的拉应力大增加等都是形成裂纹的潜在因素。
由于基体是薄片件,面积大而厚度薄,其直径从300mm-1600mm,而厚度一般只有2-4mm,这么大的薄片件淬火时的热处理变形和开裂正是基体热处理的难点。因此,如何减少淬火变形和开裂的控制以满足基体平面度和硬度的要求是金刚石磨片基体热处理的关键。
目前,我国很多生产厂家对金刚石磨片基体的热处理采用自由淬火+加压回火的工艺。在加压回火中,平面度和硬度是两个相互矛盾的因素,为纠正淬火变形,回火后以达到平而度的要求,势必升高回火温度或增加回火次数,但较高的回火温度和多次回火,必定造成基体硬度的下降,同时往往得不到需要的回火屈氏体使用组织,而是回火索氏体。
因此采用普通自由淬火+加压回火的工艺,很难达到基体平面度和硬度两个技术参数的统一,即使宏观上的技术指标能达到要求,往往微观上的金相组织不完全是回火屈氏体,夹杂有一般屈氏体组织,因金相组织的原因,也很难达到使用性能的要求。往往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废品率高,质量档次低。因此,热处理技术不合理或不太过关,是导致目前我国很多厂家金刚石磨片基体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
金刚石树脂磨片制造工艺问题
金刚石树脂磨片制造是工艺性很强的工业产品,在配混料、成型、硬化、加工等工序存在问题较多。 (1)混料工序:混料的关键是均匀性,成型料应达到:各成份分布均匀,保持松散性,但不宜出现明显漏粉,必须保证摊料均匀,具有良好的成型性 (2)成型工序:目前国内大多数是旋转摊料机构,但由于旋转摊料机构的局限性,造成很大制造企业有的企业员工操作不得要领,混合料分布不均,行位公差及静平衡超差。 (3)硬化工序:这是关键的生产工序,容易造成质量问题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固化烘箱或烧成窑的温差太大;二是装炉的方式不当。硬化炉窑温差过大,致使金刚石树脂磨片硬化偏离了设定的硬化规范(硬化曲线),使磨片的固化(硬化)质量得不到充分保证。(4)加工工序(主要是大直径高厚度金刚石树脂磨片):金刚石树脂磨片尤其是大直径和高厚度,或者要求尺寸公差严格的磨片在硬化后要进行加工,以保证磨片的几何尺寸、形位公差。
(5)生产配方、工艺参数生搬硬套。